当前位置: 首页 > 焦点新闻 > 正文

西电获首批“人工智能”新专业建设资格,全国35所高校入选

【来源: | 发布日期:2019-03-30 】

近日,教育部印发《教育部关于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》,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成为获首批“人工智能”新专业建设资格的高校之一,成为同时拥有人工智能专业和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高校。《通知》显示,经申报、公示、审核等程序,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指导委员会评议结果,并征求有关部门意见,确定新增审批专业名单,全国共有35所高校获首批“人工智能”新专业建设资格

人工智能专业

 

 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的西电现象:

2017年11月2日,西安电子科技大学(以下简称西电)永利皇宫463cc响应国家人工智能发展需求而成立,系教育部直属高校首个致力于人工智能领域学科专业建设、高端人才培养、创新成果研发和高层次团队培育的实体性学院,学院制定了面向国际学术前沿、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社会、经济、文化、供给侧改革的战略目标,竭力培养下一代更有创造力的人才。

事实上,西电在人工智能领域已奋斗近三十载,有着长期、雄厚的积累。团队在IEEE Fellow、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、教育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专家组成员焦李成教授的带领下,1990年成立了我国第一个交叉学科中心——神经网络研究中心,2003年成立了智能信息处理研究所,2005年获准设立了“智能科学与技术”本科专业,2006年获批教育部“长江学者支持计划”智能信息处理创新团队及国家创新引智基地,2007年,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立,2008年,“智能科学与技术”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,2012年,成立智能感知与计算国际联合研究中心……三十年厚积薄发才结出永利皇宫463cc这一光辉果实。

人才培养:以智能科学与技术等本科专业为主体进行培养,探索人工智能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

2005年西电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获批,开启了其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之路,逐步形成具有西电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,即面向国家国防重大需求,面向国际学术前沿,积极探索与构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融合的新模式;注重链式思维,构建“国际化+西电特色”的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体系;拓展载体建设,厚植产学研协同化人才培养基础;突出研教融合,打造高精尖专业化科技创新团队。通过产学合作、产教融合、科教协同、国际合作、本硕博衔接与协同的新工科方式,阶梯式、有针对性地完成让学生“会做、敢想、能创新”的培养,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、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、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,将“创新”贯穿于学生的成长始终。

近15年来,西电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累计培养了近2000余名本科生,同时,依托电子科学与技术、控制科学与工程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累计培养了2000余名研究生。在西电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下,学生迅速成长,为我国的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无数未来之星和中坚力量,学院在读本科生、研究生多次获得ECCV、IEEE GRSS、“华为杯”、全国大数据竞赛等人工智能领域国内外知名竞赛的冠军;如今国内外知名高校,研究所,以及众多人工智能公司中都有西电人工智能领域毕业生担当骨干,如前美国亚马逊首席科学家、Amazon Go创始人薄列峰,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马堃,苏州思必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TO周伟达,阿里巴巴发展战略部高级专家石洪竺,澎思科技科技的创始人马原,蒜泥科技的创始人杨少毅,被誉为“智能四君子”的王晗丁以及“第八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”金奖和“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”孙其功等。

杰出校友

 

学生获奖

 

科学研究:面向脑计算与深度学习理论、目标智能感知与学习解译、大数据信息挖掘与视频智能分析、医学影像智能辅助与分析平台等开展科学研究

近五年,西电在人工智能领域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、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,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9项。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首批系统研究AI技术趋势报告显示,在人工智能领域全球前30名专利申请方中,仅有4家为高校或科研机构,西电为其中之一,并且在深度学习专利的申请中,西电位居全球第二。与此同时,学术出版业巨头爱思唯尔(Elsevier)发布的2018年中国高被引学者(Chinese Most Cited Researchers)榜单中,西电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名学者连续5年入选,分别是高新波、公茂果、焦李成。此外,西电在重大系统研发中也硕果累累,成功研制了我国首套类脑SAR系统、首套基于面阵CCD的光谱视频成像系统、首个人脸画像识别系统等重大应用平台。

 

 

校企合作:依托现有学科基础、科研基地和人才资源储备,着力打造校企合作创新范本,加快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的进程

西电永利皇宫463cc与国内各大知名企业加强联建,成立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-香港城市大学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、西电-航天宏图联合研究中心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-惠普高性能计算联合实验室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-AMD联合实验室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-北斗军民融合联合研究中心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-蒜泥人工智能研究院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-加速云深度学习联合实验室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-Altera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 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-中科星图智能认知联合研究中心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-仲恺人工智能联合创新实验室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-交大一附院智能医疗创新实验室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-维恩AI Plus联合研究中心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-华为EI联合创新中心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-昌都元根高原联合创新实验室、中国电科二十所-西电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、中国电科三十六所-西电人工智能联合创新实验室等联合研究中心/实验室,在国内迈出了人工智能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重要一步,对我国人工智能事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带动作用。

“人工智能”新专业的建设资格获批将促使西电永利皇宫463cc进一步发挥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模范带头作用,依托电子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的学科优势,深化“智能感知用”的专业特色,在人才培养中注重多学科交叉,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完全融合、科技前沿与教学完全融合,在西电人工智能专业的土壤上培养适于“人工智能+”时代的创新人才。

关闭